屋齡超過半世紀的老房子,是老一輩留下來的家宅,當中問題除了破舊的生活功能,套內面積也僅有33平米;但,老屋充滿了童年記憶及情感,屋主希望通過裝修賦予新生命。說的夸張一點,改造前的舊房離破落僅一步之遙,真的不適合人居;但裝修后有了令人驚艷的大改變,根本認不出是同一套房子。
玄關
通過新砌墻面的做法,為入戶區創造安裝收納柜的空間,并在柜體頂地處嵌入櫥柜燈,既可作為氛圍照明之用,也讓鞋柜像是懸浮一樣,顯得輕盈。玄關另一側規劃為衣柜,并與電視柜銜接,充分利用墻面打造收納空間。其次,在銜接處刻意做了斜角,目的是為小客廳多爭取一些空間。
客廳
受限于空間條件,沙發區跳脫使用市售造型沙發的模式,改以定制卡座取代,并規劃3個抽屜在下方,擴增收納,卡座下安裝LED燈帶,注入溫暖氛圍;另運用與臥室地臺相同的顏色及材質,讓空間的整體性更佳。
延續明亮用色基調,電視墻柜以白色打造,但刻意安排淺金色柜體面板,勾勒活潑感。鄰窗處利用飄板裝修成工作區,并延續卡座沙發的用色,但側邊的收納擱架則改用黑色,讓空間的層次感多些變化;至于擱架,可當做書架或紀念品展示架運用。
臥室
原始戶型里,客廳與臥室界線并不清楚,改造后,通過利用L型玻璃隔斷,明確的將兩個場域做出功能性分隔,也達到公、私分明的作用。玻璃隔斷特別從窗戶一角開始裝設,目的是希望臥室也能享有通風,而且采用清透的玻璃當墻面,還有助于光線流動,明亮室內環境;當夜間拉上布簾,就成了適合睡眠的空間。
空間小巧的臥室不使用傳統床鋪,改用尺寸合適的榻榻米地臺,不僅氛圍顯得利落簡潔,無形中也擴大了睡眠場域,地臺變成大床。
廚房
廚房內部采取U型布局規劃,打造出最大的做飯與收納空間;另在白色的基調下點綴大理石磚,輔以黑色的吸油煙機及洗碗機,營造簡潔又低調奢華的氣息。
衛生間
衛生間大門轉向套內后,改善原本需出門、再經過廚房的不合理狀況;其次,將洗手臺移出衛生間,一來提供沐浴、馬桶區更充裕的空間面積,二是便于進門洗手,符合使用需求,并且采用鏡柜,增加收納量,柜底和柜頂都安裝了嵌入式櫥柜燈條,增加玄關亮度。改造后的衛生間采干濕分離設計,當中的隔斷運用清透玻璃,讓視線得以穿透,避免產生壓迫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