屋主劉先生是一位建筑師,他和妻子的新家位于北京東城區,地段良好,但戶型偏小,套內面積僅僅不足50㎡,但是經過設計之后看起來也太顯大了吧!局部照明在這套房子里也是值得一提的亮點。
1、玄關
玄關是相對較窄的過道式,貼邊做了一條玄關收納柜。因為有一道凸出的承重墻,玄關柜就勢做了深度的調整,先淺后深,主體收納以深柜部分為主。防盜門的墻面涂了水泥漆,稍稍帶有工業風的肌理感,接下來在室內空間中,我們還會看到更多漂亮的水泥漆應用。
2、沙發區
進入客廳,我們就可以瞬間感受到這種通透的空間感,客餐廚一體化布局,還有一個獨立的化妝、學習區,全部融入到這一個公共區域中。
這里劉先生買來了電視支架,從老房子搬過來的電視,平時擺在沙發區前方一角處,不占什么位置,根本不用刻意為了看電視,而干擾沙發區的設計思路。小戶型的朋友們,可以借鑒劉先生家的沙發區布局思路,不要常規電視,不要常規茶幾,根據自家的需要調整位置。茶幾也是用一個不占地方的高邊幾替代,在滿足功能的前提下,能簡化就簡化。沙發前面的吊頂上方,藏了一個投影幕布,機器就擺在沙發邊的收納矮柜上方,這也是屋主喜歡的靈活布局形式。沙發后方擺了一條高高的書架,作為展示用,考慮整個空間是黑白灰的基調,特地選了這款桔紅色的架子,讓氣氛變得鮮活起來。
日落燈燈光的暖度,非常適宜地中和了這個大空間的冷暖關系,在色調上形成很強的張力,讓人感動。門洞的兩個角做了拱形設計,也是為了平衡室內的直線條。
3、廚房
因為單位有食堂,屋主平時不太在家做飯,因此設計了開放式的小廚房。一字型布局,吊柜增加了開放式收納格,更方便下廚拿取調料,并且在吊柜底部安裝了櫥柜燈,地柜設計了一組抽屜式收納,比柜門收納更好地利用空間。大單槽+瀝水籃,洗菜洗碗更便捷。
4、餐區
餐區背靠一道拆不掉的隔墻,面向陽臺,從廚房或沙發區均可進入,形成一個洄游式動線。餐區邊的墻面做了一個小吧臺,剛好位于冰箱旁邊,方便放東西。餐區選了一款大長桌,平時不僅僅就餐用,還能作為工作臺,忙的時候在這里畫圖紙非常順手。餐桌上方一道條形LED燈帶,補充了光線。屋主旅行回來的紀念品,在冰箱上貼的滿滿當當。
5、工作區
大落地窗的另一邊,是一處條形工作區,也可以是化妝區,功能并不完全固定,而是隨時根據需求來使用。桌面上方設置了三連排插座,更方便連接電腦和學習設備。上方吊柜也沿用了半開放收納,一為方便拿取常用物品,二為留出呼吸感,并且吊柜底部和櫥柜一樣安裝了櫥柜燈,這樣使整個視覺效果不會過于呆板生硬。
6、臥室
需要說明的是,即使再厲害的設計師,也無法讓小戶型真正意義上“變大”,通過布局顯大的手段是:依據屋主的明確需求,更好地對空間進行取舍。因此兩個臥室均采用了榻榻米的形式,在極小臥室中,能發揮空間利用的優勢。
在儲物方面,主臥是床頭、床尾各做了整面儲物柜,次臥是床邊儲物柜。與此同時,還有榻榻米的中間儲物格,安裝上櫥柜燈之后更好看,以及更方便的抽屜儲物空間。為了補充臥室的采光條件,大膽做了玻璃窗和玻璃門。因為當前訪客頻次非常低,所以選用玻璃材質的隔斷,優先滿足整體上的通透感。
7、衛生間
小小的衛生間,仍然做了干濕分離,90cm寬的玻璃淋浴房,根據屋主體型設計,剛剛好夠用。在淋浴房與墻面之間的空隙,也特地留出了洗衣機、烘干機的位置,屋主表示尺寸剛剛好,差一點都不行。可見極限的空間,就要更加嚴格地對尺寸“精打細算”。